湊佳苗是日本近年掘起的新銳作家
說到她的代表作: 告白, 我想很多人都知道
這部小說改編為電影,引起極大迴響廣獲好評
告白這本小說我則是在剛出版的時後就買來看了
這一陣子又陸陸續續看完作者其它的作品: 贖罪 ,少女
在初看到告白這本書的時後我的確有驚豔的感覺
因為校園犯罪的題材新奇, 輪述的書寫手法特別
加上文字易懂,很容易讓人一鼓作氣的翻完
翻到最末章,又有出人意表的結局呈現
那時看完感想就是: 好看 !
所以電影一上映, 我就跑去看了
到了第二本 : 贖罪, 我就滿心期待興沖沖買回家看
這一本贖罪老實講就沒那麼驚豔了
仍然是採輪述的手法會讓人覺的好像脫離不了窠臼
是否作者只會寫輪述的小說呢
各個當事人講述的當中,文字也沒有亮點
但本書是像倒吃甘蔗一樣, 越到後面劇情越精采
到末章反而有讓人大嘆一口氣的感觸,甚至有雞皮疙瘩冒起的感覺
這本書其實也還算特別啦,童年好友死亡的事件就像蝴蝶效應般的對這群長大了小女孩的人生產生巨大的影響
但是她們那個時候也只是個孩子罷了,這樣因為好友死亡的陰影跟女童媽媽的一句話,就好像被下了制約一樣而造成日後的悲劇, 也太可憐了
第三本: 少女, 就每況愈下了
同樣的輪流闡述的寫作方式, 內容就是死小孩為賦新辭強說愁的偏激想法
說什麼死啊死的,只為了要見證死亡不惜要加害於人
其實這些少年的生活都算是幸福只是有小小的不滿而已
看了就讓人發毛現在的死小孩到底是怎麼了
是日本小孩普遍都這麼偏激嗎, 還是只是個小說罷?
幸好作者最後還是將這些孩子導向光明面
要不然我真的不知道這整本書的意圖到底是什麼
不知道湊佳苗會不會快要江郎材盡了,繼第一本的告白那種光芒之後, 後面的作品好像有點後繼無力
而且一直採用輪述的寫法,便會讓讀者失去新鮮感
希望湊佳苗加油,我還是會期待妳下一部小說的